快讯 | IFR:中国蝉联最大机器人市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发布的《2020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持续攀升,取得270万台新记录,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2%。其中新增机器人的出货量约为37.3万台,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12%,但这一数字仍然排到了有史以来年度销量第三位。
中国是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工厂有78.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运行,同比增长21%。机器人存量创下新纪录的同时,新增销量在高位放缓。2019年,中国市场新机器人安装量约为14.05万台。虽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9%,但仍创下有史以来第三高的记录。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这种快速发展在机器人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仍大有提升空间。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排名前15位国家
机器人前景向好
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式的持续影响,特别是汽车、电子等行业下降的波及,机器人依然表现出强大的潜在增长趋势。数据和调查显示,新冠大流行正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革,提振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长远将加速改变制造业面貌,带来更多关键的社会价值。
目前仍有大量单一、重复、环境较差甚至危险的工作可由机器人完成。
技术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投资回报率。例如云技术、5G、AI、标准化、服务等。
AGV/AMR物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发展迅速,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减轻员工的体力负担。
机器人较少的碳排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契机
几十年来,机器人操作速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快,更高规格的机器甚至已经进入了洁净室环境。随着工业4.0的到来,数字化网络化的生产概念首次被提出,为柔性生产开辟了新的应用维度。
IFR社论 | Gerald Vogt, Group Division Manager, Staubli
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已经在工业领域应用多年。AGV(自动引导车)经过最新的导航技术升级,摒弃了传统的传输系统,开始在数字化网络化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缺乏整体性、数字化网络化的解决方案阻碍了协作机器人更快地应用于实际。人机协作(MRC)的前景近年来被高度看好,但在工业应用中的进展相对缓慢,人机协作系统的销量始终低于预期。如今,随着人机协作工作站集成到智能工厂中,协作机器人的销量出现涨势。
汽车行业告别传统的装配线
在某些开拓性领域,如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实现了全新的生产概念。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导汽车生产百余年的装配线逐渐消失。未来将属于固定和移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AGV的数字化网络交互,它们凭借无限的灵活性赋予生产新的自由度。
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其最先进的装配线上,固定传送技术已被AGV高度灵活的运输解决方案所代替。车身在无人驾驶运输系统上以变速运输。它们可以与装配线分离,并重新定向到执行各种任务的装配站。这样单独装备的变体和派生工具可以组装。当需要进行全套模型更换时,仅需对机器人和AGV重新编程,无需拆除整条产线。
智能化生产的前景
在智能工厂中,不同的产品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组装,这都是因为传统的生产线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AGV和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在生产岛和自动化单元之间的移动,传统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在这些单元中与人类协同工作。
这种高度灵活的内部物流和生产方式为当今的生产技术挑战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小批量、个性化产品、频繁更换型号以及同时组装不同产品对智能工厂而言毫无问题。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某些行业的供应链将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汽车、医疗制药和光伏行业。
史陶比尔将大量复杂的安全技术应用到机器人上,成功地将其先进的六轴机器人适应人机协作,同时又保留了全部性能。TX2touch跻身世界最快的协作机器人之列。它已经掌握了所有级别的人机协作,并且也是史陶比尔HelMo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基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将被安装在史陶比尔WFT提供的自动导向移动平台上。
进入移动新世界
数字化网络化工厂的内部物流必须具有高度自动化和高灵活性,这只有通过无人驾驶运输系统才能实现。史陶比尔WFT在其产品范围内拥有各种类型的AGV,以及能够彻底改变内部物流的AMR和协作式AMR,目前,这一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这将促进集成工业4.0解决方案,从而将灵活性和生产力提高到新水平。
所有史陶比尔AGV和移动平台都采用专利的驱动技术,可确保最高的精度。甚至最大负载能力高达500吨的AGV都能以几毫米的精度自由移动。全球各地的航空航天、汽车和其他行业的客户都证明了其优点。
借助史陶比尔WFT移动AGV的运输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更安全,它避免了在工厂场所卡车运输的需要。此外,数百辆半挂车的装卸可以由大型计算机更好地协调,这也减少了卡车司机的等待时间,从而将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更好地结合。未来,诸如劳动力成本和生产地点等因素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而配送能力、可持续性、环保以及较短运输路线的碳排放减少等方面则日益受到关注。
时间:2020-10-26 23:35 来源: 转发量:次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