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区块链 正文

虚拟币失利后,积分换购是区块链新战场?

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数字货币市场遇冷,然而这并不代表区块链战场就此偃旗息鼓,与之能够达到良性互补的积分换购将为区块链市场开辟一番新景象。

走过了草莽时期,区块链行业慢慢进入冷思考阶段。

无论是年初因虚拟币禁令而建立起来的“三点无眠区块链”微信群,还是前段时间微信、百度等巨头加强了对虚拟币公众号和贴吧等社区的封禁力度,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数字货币市场终究还是组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对于发币平台而言,虚拟货币的价值需要通过大市场的认可,而在全球虚拟币监管力度加大的风暴中,他们在大国市场中得不到认可,其市值自然下降。

而小国市场的暂时接纳,在监管政策不足的前提下,一拥而入的发币平台只是这些小国政府用于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道具”,近乎疯狂的市场环境对发币平台而言并不友好。

一、区块链落地的模式套利之殇

虚拟货币的寒冬,并没有让区块链拥趸陷入绝望,而是在寻找区块链落地的新场景。但操之过急的区块链创业者们却陷入了模式套利的深渊,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三点:

其一,流量市场资源不足,实用性差。

区块链作为一个公开的记账本,要想保障在落地领域中高度发挥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高度可信、加密安全以及可溯源等优势,需要大体量的用户群体作为大数据支撑。但从目前的区块链落地领域上看,无论是金融还是游戏,除了巨头拥有固有的流量之外,其他区块链创业者在市场中并没有充沛的流量。

以区块链金融为例,目前市场上除了百度金融、蚂蚁金服以及微众银行等巨头金融平台涉及区块链之外,仍存在不少的中小型玩家。

而在金融行业将区块链作为改善行业服务、安全等问题的关键时,具有高度机密特性的金融行业在信息共享上仍无法达到区块链所具有的安全性。并且在区块链普及率较低的当下,巨头尚且存在区块链金融流量匮乏的问题,更别说一般的区块链金融平台。

其二,落地场景单一,且优势不明显。

从当前区块链落地的领域中不难发现,区块链技术企业在研究技术落地的过程中,为了将区块链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都在努力寻找能够真正替代虚拟币这个“主心骨”的中心价值产物。

但事实上,无论是银行业、还是互联网金融,抑或是游戏产业,这些领域中所体现的区块链优势并不明显。

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侧重信息的安全性,通过智能合约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但在交互性、分布式算法以及去中心化上仍存在巨大差距;游戏产业虽然改善了传统游戏在交互上存在的共享性问题,但是游戏产业无法实现去中心化的特性也极大地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在该行业中的发展前景。

其三,技术沉淀周期长,但创业者与资本操之过急。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的历史已经有十年,但区块链技术走入人们的视野,是在虚拟货币市场陷入寒冬之后。

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的沉淀期仅仅两年之久,而此前的八年时间,区块链技术多服务于彼时风光一时无两的虚拟货币市场。

而当寒冬来临之后,失去了虚拟货币这个“主心骨”的区块链技术,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七零八落的区块链运行机制也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寻找新领域进行技术落地成为了区块链创业者们的救命稻草。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必将存在大量急于求成的创业者。

公开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八月底,新增的区块链媒体和自媒体达到485家,而带有“区块链”字眼的公众号已经超过40万个。区块链媒体的爆发式增长,给虚拟币市场带来了死灰复燃的机会,“茶链”、“空气链”等披着区块链技术羊皮的ICO平台的野蛮生长,也让这些伪区块链平台迎来了第二轮监管政策。

其实无论是国内监管之前的虚拟币交易所,还是在小国“苟且偷生”的发币平台,抑或是在监管政策下寻求落地的众多区块链平台,当技术在现有的消费市场中无法实现流通之前,“区块链”平台的出现永远都只是一种发币者用来套利的手段。

二、良性互补,区块链+积分换购带来的市场前景

而从当前的消费市场上看,超市、电商平台和通讯公司等多个消费场景都在使用积分换购的方式。

据统计,国内积分运营产业的积分种类超过20种,而金融、电信、电商、百货等行业的积分发行量价值达到了数百亿人民币,种类多、用户体量大成了当前国内积分行业的现状。

在区块链技术落地陷入模式套利之殇时,拥有“积分”这个深受市场认可的中心价值产物,且行业模式已经相对成熟的积分换购行业,或将成为区块链落地的最佳领域。

并且“区块链+积分换购”的结合,还能对积分行业现阶段存在的痛点进行良性互补。

一方面,积分发行不透明,在消费市场公信力不足。

从目前来看,市场上所有发行的积分都存在中心化严重的现象,无论是信用卡积分、航空飞行积分,还是商场购物积分,抑或是电信行业的网上商场积分,都是由各自的企业或者平台进行推广。

对于消费者而言,积分换购模式的出现能为他们的二次消费节省一定资金,但在消费升级的市场大趋势下,积分发行不透明、缺乏市场公信力的积分换购模式需要进行全面升级,才能获取更多的市场流量。

而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积分行业中,中心价值产物通过积分方式得以实现,区块链技术本身所具备的去中心化和高度公开透明性等优势也就水到渠成。

区块链作为一个公开的记账本,消费者可以在链上查找相关积分的发行信息;同时,区块链不可篡改以及可溯源的特性,能够限制积分发行平台趋于利益而伪造积分换购信息,提高积分消费市场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积分换购门槛高,兑换产品限制多。

以中国移动的积分模式为例,中国移动用户的积分由消费积分和奖励积分组成。

消费积分是指用户所消费的话费获取的积分,通常为消费一元积一分;而奖励积分是运营商根据用户手机号码的品牌属性和在网时长,每月赠送的积分。

用户的积分获取渠道单一,在积分换购上门槛却不低。从中国移动的积分网上商场看,大约每100积分才能换取价值1元的产品,且低积分可兑换商品实用性不足,高积分商品兑换门槛高,中国移动的积分兑换模式就成了大多数用户眼中的鸡肋产品。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积分行业中,利用区块链技术信息可共享性和自主管理的特性,用户可以将不同积分发行平台上的积分进行跨平台管理,解决积分过于分散、无法共享累加使用的痛点,提高积分的利用率。

同时,积分发行商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公开性来拓宽积分兑换渠道,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此外,各类积分发行商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共享性来了解消费市场需求,从而吸引更过市场流量,并且降低产品滞销风险。

积分换购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各行业中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各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流量,培养更多优质的忠诚客户而采取的营销手段。

而当积分营销随着时间的推移陷入信任问题时,遇上能取代虚拟货币的完美token,以及用户体量不足(渗透率低)的区块链技术,两者的融合能够形成良性互补,区块链+积分换购也将成为区块链开发者将技术进行落地的新领域。

三、跨界合作,积分换购+区块链仍有两大挑战

在区块链落地进入冷思考时期时,积分区块链确实能带来新的市场商机。但从目前市场上的积分企业上看,要想真正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积分营销中,仍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来,解决积分发行平台的跨界合作问题。

现阶段的积分发行平台在营销模式上虽不断向多元化的产品兑换方向发展,与消费商家之间也属于跨界合作,但这样的跨界合作属于单点发散式的跨界合作,其中心化特性尤为明显。

具有中心化特性的平台在用户数据的管理以及精准营销上存在的风险会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要想将积分营销模式与区块链技术进行融合,需要的不只是积分发行平台与商家进行跨界合作,丰富用户积分可兑换商品的品类,还需要各积分发行平台之间达成共识,与区块链技术企业进行融合创新,共同打造全新的区块链积分营销模式。

这样,积分发行平台可以利用区块链共同监管和用户自主管理信息的特点,降低平台在大数据上承担的风险。

同时,用户还能将跨平台使用积分,将积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二来,优化区块链积分消费机制。

对于消费者而言,积分消费属于二次消费,能够有效刺激他们的消费行为。但当积分营销与区块链进行融合之后,消费者在开放化的区块链上赚取积分的选择性增多,积分发行平台原有的积分机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

彼时,大部分积分发行平台将会选择降低积分兑换门槛来吸引消费者进行二次消费,而如何从这些“大众化”的平台中脱颖而出,用优化后的积分消费机制来吸引并培养粘性消费者,将会是小众平台在区块链积分市场崭露头角的契机。

总而言之,区块链+积分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但是这个战场中的公平具有相对性,即使是在公平性极高的区块链中,不思进取的积分发行平台仍会被淘汰。

因此,积分发行平台在通过跨界合作来分担风险之后,仍需对积分消费机制进行创新,才能在新的市场中得以生存,甚至成为积分行业中的佼佼者。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