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大数据 正文

北京打造科技平台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让“沉睡”

  (资料图片)

  蔚蓝色的驾驶舱屏幕上,50多个行政执法系统像一颗颗行星在闪烁。随机点击一颗,该系统执法人员、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数量及情况均清晰可见。不仅如此,其执法投入、执法密度和强度、履职效率等多维度的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也可实时查询。这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平台,就是北京市目前正在应用的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平台的建立使得政府多了一条“向内看”的科学途径,可以通过它对自己的执法部门进行有效监督,为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度量提供客观依据,也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全面检验“放管服”改革的成效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不能让数据躺着睡觉”

  史凯,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执法监督处处长。谈及北京的这个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史凯先说起了过往。

  “平台建立之前,执法数据大都分散在各个部门自己的系统中,并不能有效归集和分析利用。让这么多有价值的数据‘躺着睡觉’是一种资源浪费。”史凯对记者说,正因如此,北京下决心要建立一个综合直观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数据统筹归集,对各级政府部门履职效能监测分析,实现执法数据的有效利用。

  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构建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很快,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列入北京市政府当年折子工程,由市法制办承担整体的设计和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前两期的开发建设,实现了全市执法数据的归集、监测、分析和评价等功能,并建立了一套针对行政执法运行状态、运行效能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数字不断跳动的平台界面上,记者看到,实时采集的数据不断更新。其中,履职情况分析页面,全市执法部门的职权总数、履行职权数、履行率、履职均衡度可随时查询。

  记者随意点击了某执法部门,一张大型格状图弹出在屏幕上,该部门的执法案件数量、职权履行情况以及执法强度、执法频度、执法效率等指标瞬间展现在记者面前。当记者继续点开其中一项处罚职权时,这项职权的名称、针对的违法行为、履行过的次数等数据信息也随之显示出来。

  “这些数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效率和执法重点,还可以和12345市长热线的举报数据进行比对。通过这种比对,我们就能大体看出这个部门的执法重心与社会关注点之间的吻合度,分析评估该部门履职是否充分。”史凯介绍说。

  执法部门横向比较向内看

  带着对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实践应用情况的探究,记者走进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该局是最早接入平台的执法部门之一。对于市城管局法制办工作人员谢韶伟来说,新平台带来的最大变化就在于有了横向沟通的“桥梁”。

  “之前,我们一直有自己的执法系统,办理的每起案件相关信息都会录入系统。但我们对其他市级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却并不了解,难以横向比较,取长补短。”谢韶伟说。

  记者在城管局的平台应用界面上看到,平台设置了执法检查、行政处罚案件管理、案卷评查、统计分析等应用数据模块,还会定期通报各单位的执法情况,各项与城管执法相关的执法数据均一目了然。“这个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就如同城管执法机关工作的仪表盘,使我们从以前闭着眼干转变为看着数字管理,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谢韶伟深有体会地说。

  据了解,为应用方便,全市每个执法部门都安装有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的客户端,这是一个既可管理又可操作的平台,执法部门有了新的职权可及时添加,职权的撤销或者变更也可删减,系统会全过程留痕。而这些实时更新的“权力清单”为城管工作的开展帮了很大忙。

  “有了这个权力清单的归集,等于彻底把全市执法部门的‘家底’兜了出来,不仅可以理顺一批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的行政权力,同时也能避免权力行使中多头领导、上下脱节问题的发生。”谢韶伟说。

  记者了解到,2017年12月,北京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相对集中城市管理领域部分行政处罚权的决定》,其中明确将北京市城管委的全部行政处罚权及相应的行政强制权、北京市园林局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划入北京市城管局集中行使,并要求几个部门的工作交接要在3个月内完成,防止出现执法空档。

  “在以前,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牵涉到行政处罚权划转及执法人员、执法装备交接等工作事项。”谢韶伟告诉记者,得益于执法信息化平台,权力的划分十分顺畅。只需数据“跑腿”,三个相关单位就实现了权力清单的修改。

  权力运行全过程监测

  据统计,自2015年上线运行以来,北京市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已积累了全市三年的行政执法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在年度执法考评中运用相关指标进行引导,北京市行政执法的主要指标数据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全市的行政处罚案件总量增长150%,执法检查量增长65%,行政处罚年人均办案量增长113%,举报案件立案查处率增长150%,职权履行和法律法规使用的比例也均提高40%以上。

  “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经历过漫长的摸索过程。法律用得足不足、执法效能高不高、社会效果好不好以往多是凭经验和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很难具体量化,也很难用客观数据去分析。”北京市政府法制办执法监督处副处长窦辉告诉记者,如今有了这个大数据平台,就可以看到执法部门使用法律、权力等行政资源运行的实际状况。各级政府把职能、编制、权力、资金和装备等基本执法要素投入到某个部门中,后续使用情况如何,执法产品好不好、与社会的执法需求对不对应,通过平台的数据都能客观反映出来。

  “如果某个部门运转不良,政府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通过实施改革调整行政要素的分配,从而让有限的行政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率。”窦辉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首个综合性执法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北京市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国法制系统实现了执法数据的全口径归集、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测、执法效能的多维度评价和政府改革决策的数字化支撑。这种大数据集成和分析方法在全国法制领域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平台建设的相关内容和经验已开始在相关省市复制、推广。

  “从平台日常监测的对行政执法20多个指标来看,北京市的行政执法总体发展趋势向好,‘放管服’改革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史凯说,各执法部门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职责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提高,执法不作为、怠作为的情况明显减少,同时职权履行覆盖面和均衡度稳步提高。重点领域执法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在城市治理、疏解非首都功能等相关领域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强度逐年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行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及执法能力显著提高,执法力量的配置日趋合理。

  记者手记   

  依托科技平台,掌握客观数据,执法部门的组织体系、权责配置、人员配比等基础信息变得清晰可量化,北京市打造的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府对自己执法部门的有效监督。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方面感慨于大数据为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所发挥的巨大威力和魅力,一方面也暗自为行政执法机关勇于“向内看”、不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所付出的努力叫好。

  平台建立后,北京市的行政执法总体发展趋势向好,“放管服”改革的效果正逐步显现:行政执法不作为、怠作为的情况明显减少了,执法队伍更规范化了,重点领域的执法工作力度加大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支撑作用更明显了。而这些利好,无疑将会最大程度惠及百姓。(记者 王斌 张雪泓)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