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制”实施两年来 重庆大数据“聚通用”水
重庆日报记者6月7日从市发展局获悉,我市“云长制”实施两年来,大数据“聚通用”(数据汇聚、联通、应用)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全市信息系统“上云”比例达99%,居全国前三;目前重庆市级政务数据共享达9261类,居全国前列;应用方面,去年疫情期间,重庆通过共享系统调用国家疫情数据数量最高时达到全国第二,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好评。
大数据“聚通用”亮眼成绩背后,重庆具体是如何做到的?
创新设立“总云长”和“系统云长”
高位推动大数据“聚通用”
建设“智慧名城”,离不开数据的“聚通用”。
但推行“云长制”以前,我市在信息系统建设、数据资源治理、大数据应用发展等领域呈现出部门、区县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数据、项目等未能做到统筹规划,数据资源分散、信息化项目重复建设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也面临抓大数据意识不强、工作路径缺乏统筹、工作衔接不够顺畅等问题。
为提升我市大数据“聚通用”水平,助力“智慧名城”建设,2019年6月,我市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规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云长”,分管政法、组工、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等领域6位市领导任“系统云长”,110个市级部门、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云长”,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云长”组织体系。
“重庆在推进‘云长制’过程中创新设立了‘总云长’和‘系统云长’,形成了‘总云长’指挥、‘系统云长’督促、‘云长’落实的良好互动局面。”市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云长”“系统云长”的设立,确保了“云长制”工作的高位统筹、高位推动。其中,“总云长”定期召开云长会议,听取各单位履职情况;“系统云长”分头协调推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大数据“聚通用”重点任务,“云长”则切实抓好系统上云整合、数据汇聚治理、智能化应用培育等工作。
实行可视化调度、纳入绩效考核
确保“云长制”执行到位
当然,光有制度还不行,还需要执行到位。
“为督促‘云长制’贯彻落实,我市将‘云长’目标任务纳入对市级部门、区县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各项任务打表推进。”上述负责人举例说,比如在信息系统上云、整合方面,我市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成为各级各部门落实“云长制”的“硬杠杠”;再比如,在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方面,我市明确凡是未上云的系统原则上不安排运维费用,凡是未上云的市级部门和单位从严控制新建、续建项目,凡是未上云的区县原则上不再支持信息化项目。
另一方面,我市围绕实现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基层服务“一网治理”目标,建成投用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下称运管中心)。这也是“云长制”作用发挥的核心载体,促使“管云、管数、管用”工作实现可视化调度。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运管中心具体功能为“三中心一平台”,即数据资源中心,通过汇聚各类政务数据资源挖掘其数据价值;监测预警中心,依托对各部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分析,实现态势感知、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建立协同指挥联动方式,实现对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调度,以及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应用场景调度指挥;综合赋能平台,为各类云应用提供共性技术、业务协同等服务支撑保障。
目前,运管中心已接入88个市级部门178个业务信息系统,统一提供能力组件207个,推动“一键、一屏、一网”统筹管理城市运行。
在“管云”“管数”“管用”上下功夫
重庆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云长制’实施两年来,我们在‘管云’上推进‘一云承载’,在‘管数’上推进共建共享,在‘管用’上推进赋能添彩,全市数据管理已形成完备的支撑体系。”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中,“管云”方面,我市确定5个政务云服务商,面向各政务部门和市场主体形成134项云服务清单,并制定《重庆市政务云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成数字重庆云平台,形成“1+N”的“大云牵小云”(“数字重庆”云平台作为“大云”,政务云、行业云、企业云为“小云”)体系。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计推进2548个信息系统迁移上云,上云率由2018年的26.6%提高到99%;整合(关停)信息系统数量达到2079个,全市整合率达到68.4%。
同时,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建设信创云,推动成立重庆信创中心,建成华为、浪潮、紫光3个信创云平台。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清单管理制度,严把信息化项目审批建设关,推行“云长制”以来严格审查市级部门申报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累计审减申报资金超110亿元。
“管数”方面,我市推动出台《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应用、监督、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规范;正在推动起草《重庆大数据发展管理条例》,为规范数据收集使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等提供法治保障;出台《重庆市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全国首个以省级政府名义实施,同时组建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批开展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国家标准贯标试点,有序推进数据治理标准体系建设。2020年,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增加到9261类,较2018年的2517类增长267.9%。
“管用”方面,我市出台《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135”总体框架。统筹推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等5大领域应用示范取得积极进展。如“渝快办”在线办理事项达1875项,用户突破2100万人;“渝快融”注册用户超26.5万家,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超368.7亿元;“渝康码”申领量超3100万人、访问量20亿次、扫码量1900万余次;“渝快政”已在36个市级和区县单位试点应用;启动“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建设,建成智慧名城重点应用、“小切口、大民生”、5G融合应用等30个典型应用场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进程报告》显示,重庆、上海、深圳等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在“云长制”的推动下,我市还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意见》,有力促进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近三年全市数字经济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占GDP比重提高到25.5%。(完)
数读“云长制”成效
“管云”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计推进2548个信息系统迁移上云,上云率由2018年的26.6%提高到99%;整合(关停)信息系统数量达到2079个,全市整合率达到68.4%。
“管数”方面,2020年,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增加到9261类,较2018年的2517类增长267.9%。
“管用”方面,“渝快办”在线办理事项达1875项,用户突破2100万人;“渝快融”注册用户超26.5万家,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超368.7亿元;“渝康码”申领量超3100万人、访问量20亿次、扫码量1900万余次;“渝快政”已在36个市级和区县单位试点应用;启动“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建设,建成智慧名城重点应用、“小切口、大民生”、5G融合应用等30个典型应用场景。
时间:2021-06-17 16:40 来源: 转发量:次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