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大数据 正文

广州日报:大数据时代 用户信息不该

大数据32

近日,某演员发微博称自己电话号码被泄露,遭到粉丝疯狂骚扰,并贴出电话来电记录,引发公众关注。实际上,明星艺人的信息被泄露已经不是第一次。明星的各种个人信息在微博、微信、闲鱼等渠道被明码标价公开售卖,这些信息价格低廉,从几块钱到100元不等,500元能够打包购买上百位明星的信息。

明星信息泄露已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有擅自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平台,有以转卖他人信息牟利的商家,有助推灰色产业链滋生的粉丝群体,还有围观的吃瓜群众,毫无疑问,明星是最大的受害者。可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堪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明星们屡屡中招,我们又怎能幸免?

去年8月,华住酒店数据泄露涉及1.3亿人的个人信息及开房记录;去年4月,美团有数十万外卖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被人以每个0.1元的价格在网上出售,包括用户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去年1月,某地警方侦破了一起新生婴儿信息倒卖案,涉及50多万条新生儿信息……这些案例触目惊心。诚然,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如何在便利与网络安全上保持平衡,让我们能够放心、安心地享受网络化生活,已成最重要的时代课题。

今年伊始,任正非签发文件,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作为最高准则。此举可谓高瞻远瞩,只有可信的网络应用与产品才能让人们放心使用。否则,哪怕大数据是一座富矿,个人信息是无价的隐性资产,但没有了用户的信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企业而言,掌握越多的个人信息越有利于企业精准定位、精准服务。但切记要保护好用户信息,才能实现双赢。对个人而言,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网络个人信息的填报要慎重。对国家而言,要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监管。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不该“裸奔”,多管齐下,方能保证每一位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