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发展要坚守法律底线
对大数据产业来说,相关法律规定是规范市场正常发展,它不是产业发展的阻力,而是促进产业升级,倒逼技术进步的一种动力,如此才能营造一种更加健康有序的大数据产业环境。
近日,ofo共享单车与网贷平台ppmoney之间的绑定活动,不仅让本来就陷入退押金难舆论漩涡中的ofo共享单车雪上加霜,也增添了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不少用户担心他们的个人信息已经遭到了非法的泄露。
当前,各种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层出不穷,从推销电话、诈骗电话,到购物记录、开房记录,动辄上亿条的个人信息泄露,让人们在面对个人信息有可能泄露时,更加敏感谨慎。在此情况下,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的大数据产业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与一些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不同,大数据产业公司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获取、利用往往具有合法经营目的。例如资产评估公司对收购债权进行评估时,要获取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广告公司根据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广告投放的私人订制,也需要公民个人信息的支持等等。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个人同意,即便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为合法经营而购买、获取个人信息的,也是违法行为。对此,业内不少公司,采用公司合并、成立子公司,利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数据共享等规避手段,以及数据收受双方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试图绕开法律的规制。这些手段,能否达到目的,还有待商榷。但产业内普遍存在的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当前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
当前社会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公司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给传统经济社会带来了便捷和巨大的利益。维护大数据产业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不受监管的大数据产业容易对公民个人信息造成侵害。要维护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保持平衡,既不能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因噎废食,阻碍了行业的进步发展。
要达到这种平衡,最重要的是坚守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底线。虽然公民个人信息能够带来一定的财产利益,但根据法律界一般的观点,公民个人信息是具有人格权益属性的。如果以发展大数据产业为由,对人的人身权益造成了损害,就会本末倒置,颠倒了人与发展的关系。归根到底,发展是为了人的。因此,对于通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大数据利用行为,要坚决说“不”。
一项新的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果相关的监督措施不能跟上去,就容易出问题。对大数据产业来说,相关法律规定是规范市场正常发展,它不是产业发展的阻力,而是促进产业升级,倒逼技术进步的一种动力,如此才能营造一种更加健康有序的大数据产业环境。(葛少帅)
时间:2018-12-06 15:07 来源: 转发量:次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