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智能驾驶 正文

无人车就像安全气囊,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仍有

无人车就像安全气囊,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仍有难题待突破

特斯拉(特斯拉)、Uber自驾车的意外事故,让许多人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无人车的发展,不过趋势不会变,只是差在速度的快慢而已,而究竟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呢?

 

「无人车的趋势跟电动车是一样的,趋势不会变,只是差在速度的快慢而已。」密歇根大学M-city负责人彭晖教授,谈起无人车的发展语气中充满希望。

 

这些日子来,国内外的业者描绘了各式各样无人车美好的愿景,双手离开方向盘的那天彷佛就近在咫尺,不过同一时间也传出特斯拉(特斯拉)、Uber自驾车的意外事故,让许多人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无人车的发展,不过就像彭晖所说的「趋势不会变,只是差在速度的快慢而已。」而究竟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呢?

 

人类虽然聪明,但开车容易疲劳分心

 

今年三月,一辆Uber自驾车在人类监管员坐在驾驶座的情况下,撞到出现在路旁横向行走过马路的路人,伤者送医后不幸死亡,成为自驾车史上第一桩车祸致死案;过了不久,特斯拉一辆Model X在自动驾驶功能(Autopilot)开启的状况下,在高速公路上撞上分隔岛,导致车头全毁,接着再被两辆车追撞而起火,车内38岁的驾驶送医后不治。

 

今年初的两起意外,让外界对自驾车的疑虑达到高峰,Nvidia、丰田等大厂也都放缓无人车测试。密歇根大学M-city负责人彭晖教授在「台湾车辆国际论坛」上谈到,「很多产业界的人都觉得Uber是后段班,并不足以代表整个产业趋势,但却让大家对无人车有很大的意见,让大家压力都很大。」

无人车就像安全气囊,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仍有难题待突破<p></p>autonomous vehicle
▲公平来说,人类还是非常聪明的,而我们之所以需要无人车,是因为人类虽然聪明,但会忍不住玩手机、酒驾、疲劳分心,这时有了无人驾驶的协助就很有用。

 

彭晖认为像是特斯拉的车祸意外,就是系统没有整合好所致,「很多公司(指传统汽车大厂)过去都是单干,现在合作则是趋势 。」事实上,无人车等级达到Level 2的无人车,在很多情况下就已经能开的比人类好,但如果车道标线没有画好,就可能会犯下错误,「现在的状况是,有时候表现很好,有时候会犯低级错误。」

 

其实公平来说,人类还是非常聪明的,而我们之所以需要无人车,是因为人类虽然聪明,但会忍不住玩手机、会酒驾、会疲劳分心,这时有了无人驾驶的协助就很有用。他举例,如果前方的弯道有一台坏的车子卡在路上,因为视线遮蔽人类驾驶可能会看不到而撞上,「而藉由车联网的帮助,不会受限于人眼只能看到的直线距离,就可以在抵达转弯处前,侦测到坏掉的车子。」

 

会动的东西,将朝向无人自动趋势迈进

 

谈起无人车的好处,福特汽车亚太总部无驾驶总监 Patrick Lin 认为:「时间成本就是无人车优势,大家可以在乘车的时候做很多事情。」他认为即便是在无人车发展的早期阶段,也能形成很大的影响力,像是在Level 4阶段,就能将自动驾驶技术用在物流、共享交通,「还能做像是移动钱柜(KTV)、移动便利商店、移动宴会厅、移动自助仓储。」跳脱交通应用的框架,自驾技术也能在娱乐、零售、房地产领域遍地开花。

无人车就像安全气囊,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仍有难题待突破<p></p>autonomous car
▲福特汽车亚太总部无驾驶总监 Patrick Lin 认为:「时间成本就是无人车优势,大家可以在乘车的时候做很多事情。」

 

「未来只要是会动的东西,都会朝向无人自动的趋势迈进。」不过NVIDIA 资深工程总监 Simon See认为,虽然未来的想象无限,但现实中的交通环境是非常复杂混乱的,因此一般的算法是不能应付这样的状况,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技术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起飞。

 

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挑战,像是台湾马路上会有汽车、机车、脚踏车三种交通工具混杂,而到了越南则是有大量如海啸般的摩托车,对计算机识别系统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Nvidia
▲NVIDIA的无人驾驶处理器「Drive PX Pegasus」,这是一款具有数据中心等级处理能力的多核心汽车平台的处理器,结合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影像识别、云端运算等技术。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可以让车辆行驶更安全。」Simon See认为以AI为基础的自驾车会逐年成长,像是戴姆勒(Daimler)最近与博世(Bosch)合作,要连手开发Level 4~Level 5 的自驾车款,就是使用NVIDIA的无人驾驶处理器「Drive PX Pegasus」,这是一款具有数据中心等级处理能力的多核心汽车平台的处理器,结合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影像识别、云端运算等技术,每秒可以达到320 兆次的运算效能,因此就足以应付上面提到的,现实中复杂又多元的交通环境,NVIDIA强调系统比起过去消耗的电力更少,同时Pegasus的尺寸约一块车牌的大小,在尺寸、效能双双提升,更能符合未来无人车的发展趋势。

 

我们离无人车上路还有多久?

 

 

汽车的安全气囊(Air Bag),一开始也造成很多意外,像是有很多小婴儿因此被打死,但回头来看,这确实救了很多人。
——密歇根大学M-city负责人彭晖

 

 

不过许多人真正想问的问题是,无人车到底还有多久才能上路?密歇根大学M-city负责人彭晖分享:「历史上很多类似的东西,像是汽车的安全气囊(Air Bag),一开始也造成很多意外,像是有很多小婴儿因此被打死,但回头来看,这确实救了很多人。」而自驾车也是如此,虽然现在许多意外都被放大检视,但未来也有可能因此解决像是酒驾、分心的状况,来拯救更多性命。

 

因此未来有那么一天,自动驾驶系统会像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每一台车子的标配,但什么时候才能上路?彭晖认为这跟技术问题有关,像是电动车之所以无法普及是因为充电站、电池等问题无法突破,无人车的问题也很类似,目前光学雷达的成本就很贵,成本无法降低就难以普及,而且目前无人车许多零组件都还没有符合车规,「以汽车工业的标准来看,大家不能信任,就有很多问题。」

 

他还提到,未来车厂跟车厂之间必须彼此共享一些技术,「要如何让行人知道我(指无人车)看到你了,你可以放心往前走,这必须要有一个车车通讯,让不同厂牌之间可以讲话,你不能说福特只跟福特说话。」这个情况政府就必须跳进来做规范,另外车车通讯还必须考虑到资安问题,车跟车之间的沟通是会危及到安全性命,要如何确定彼此沟通的信息是可以信任的,也是挑战之一。

无人车就像安全气囊,在迈向普及的道路上仍有难题待突破<p></p>autonomous car
▲车车通讯还必须考虑到资安问题,车跟车之间的沟通是会危及到安全性命,要如何确定彼此沟通的信息是可以信任的,也是挑战之一。

无人车如何取得大众信任:考试

 

福特汽车亚太总部无驾驶总监 Patrick Lin则认为,安全防护机制必须由「被动到主动」,现在大家会扣上安全带保护自己,未来进入无人车时代后,是车子要主动保护乘客,因此技术本身就很关键。

 

他认为汽车其实就是智能城市的一部分,「很多东西都要彼此链接、共享信息(例如汽车跟智能号志之间),但也必须要思考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存取彼此的数据?又或者谁有这个权限存取数据?」

 

无人车要让大众信任它是安全的,就需要一个普世的标准,例如现在大家会用是否持有驾照,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开车,「考试就是一种作法,考驾照需要倒车入库、路边停车,来去定义考照的人。」彭晖认为无人车也要有考试,而且要比人考的还要难上千百倍,才能让大众相信是安全的。

 

无人车浪潮大爆发,如同区块链、AI等技术大家都想要占有优势、取得先机,「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虽然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领头的公司,但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福特汽车亚太总部无驾驶总监 Patrick Lin 最后给台湾的建议是:「放手去尝试任何一切吧!」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