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青年创新中心成立 将与CMIA共推创新转化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燃料。在卫生健康领域,创新要从临床需求出发,并且服务于临床。因此,青年医生正是创新的主力军。
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引导卫生健康青年树立和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8月16日,卫生健康青年创新中心(下称青创中心)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丽出席大会并为青创中心揭牌。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等出席会议。邱贵兴、郎景和、詹启敏、王建业等10位专家被聘为青创中心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38位优秀医学青年专家被聘为青创中心青年导师。
青创中心未来干什么?
青创中心办公室主任吴东介绍,创新成果孵化和医学创新能力培训是青创中心未来聚焦的两件事。青创中心将以“集医卫青年才智,创健康科技之新”为宗旨,以培养、发现、帮助医学青年学创新、做创新为目标,以“青果计划”和“创想教育”两大项目为抓手,搭建适用于医学领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全流程支持医学青年知识成果孵化转化,广泛开展合作交流。
吴东表示,青创中心未来将立足区域中心,辐射基层机构,联合百家医学院所、医药产业园、医疗企业打造医学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合理遴选培训,培养千名医创青年将是青创中心的“小目标”。此外,青创中心将开展医创大数据研究,为医创人才发展,和临床医学发展提供数据基础。为将医生的创新成果走向市场化,青创中心将结合国家政策,建立专项基金扶持优质医学成果。
据介绍,青创中心在国家卫健委、科学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卫健委同意,由委直属机关团委和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团委和青年工作部、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青兰—医学青年发展专项基金承办。其目的在于引导广大青年医生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卫生健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青创中心能帮青年医生做什么?
会议现场,一名来自广东的青年医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感谢,“发明创造一直是自己的梦想,但自己的创新项目与企业或投资人交涉时处处碰壁,感谢青创中心,我感觉自己找到组织了……”这位医生说。
这位医生的困惑也是大多数创新工作者的困惑。为此,青创中心组织成立知识产权服务团队。自成立以来,团队先后为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单位青年举办“与发明人面对面”交流活动,为临床医生,一线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现场服务。
吴东表示,不是只有庞大的项目才算创新。他举例,协和医院的一名护士发现患者做胃镜时需要侧卧位,口水经常会把枕头浸湿,这名护士发明了一种带孔的枕头,刚好可供侧卧的患者使用。她的发明已经申报立项。
青创中心此前组织成立医创教育培训团队。团队在多家医院开展青年医生创新及成果转化需求调研。此外,团队举办“医创未来大课堂”,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斯坦福全球卫生创新中心教授、跨界创新企业家担任讲师,为青年医生带来最专业的医学创新能力培训课程和实践指导。
共同推动创新
众所周知,年轻人从来不缺创新理念,但是怎么把理念变成专利保护起来,怎么让理念变成产品,怎么样让理念服务于病人,推动病人的治愈和康复需要有创新的合作环境。为此,2017年12月,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正式成立。CMIA由健康界传媒与全国高端医学创新人才、研究型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学术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发起成立,联盟是全国性、非营利性、合作性的专业学术与产学研政资媒平台。
与青创中心类似,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旨在分享创新资讯、提供交流平台、搭建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服务最终让创新成果转化成产品。
当被问及未来会和医学创新联盟有哪些合作时,吴东笑称,你是在“安利”你们的联盟吧。“我们始终将以开放的态度,与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产、学、研、资等社会资源交流和整合,推动个体创新的社会转化进程。”吴东说。

时间:2018-08-31 00:18 来源: 转发量:次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