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基因检测,“教育+医疗”新蓝海?
日前,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基因编辑的合理与否也引发了诸多讨论。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基因编辑依然是个非常陌生的领域,但基因检测却已被熟知,甚至有很多人尝试过检测自己或者孩子的基因。
文章开始的这段,便是市面上某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产品的宣传语。近年来,随着消费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产品迅速增多。在教育行业,部分机构也开始植入基因检测项目,并以检测报告为依据推荐培训课程。
南京家长邱红给自己和丈夫都做了基因检测后,也想给两个儿子购买检测套餐,发掘孩子的优势潜能。她的大儿子今年刚满8岁,小儿子才两岁多。“家长都想更了解自己的孩子。”邱红说。
资料显示,基因影响着个体的种种特征,对认知能力的影响能达一半以上。然而,专业人士认为,现阶段家长购买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包,不仅谈不上是未雨绸缪,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潘多拉魔盒。
五花八门的基因检测产品
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搜索“基因检测”、“天赋检测”等关键词,就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在售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产品,定价从一两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正常情况下,检测的定价取决于检测的成本。据中科院认知神经科学在读博士、各色DNA创始人郭婷婷介绍,全基因组检测要测试基因上所有数据,成本在5000-10000元之间;各色采用的高通量芯片能检测75万基础位点,芯片成本数百元;一些更便宜的天赋基因检测只测几个点,成本不到百元。
网上一份12800元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套餐,在其商品介绍中称能够检测智商、情商、运动能力、艺术特长等天赋,包含“逻辑思维能力”、“意志力”、“音乐特长”等42项指标。另一份298元的检测套餐则称能提供“阅读理解能力”、“专注力”在内的8项检测。
除了检测方式不同导致价格差异巨大外,营销策略也是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郭婷婷表示,有些高价的基因检测成本其实很低,机构具体采用什么检测方式,用户往往也无从考证。
尽管商家花样繁多,但家长似乎并不买账。在售的大部分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产品评论数寥寥无几,只有极少数评论能过百。
“其实都没什么人买。”郭婷婷直言。郭婷婷在2015年创办了各色DNA,开始研发面向成人的基因检测产品,并通过互联网电商销售。而基因检测产品的另一种售卖方式是先to B再to C,专业基因检测机构先与其他机构合作打通渠道,再将产品推向消费者。
在教育领域,已有部分机构将基因检测融入到其业务之中。2017年11月,早教机构谷斯妈妈与云鲸基因合作,推出了低龄儿童基因检测服务;今年4月,儿童学习能力培养机构金色雨林与美因基因战略合作,用基因大数据优化综合学习力课程。
据谷斯妈妈亚太区品牌总监李硕介绍,“天赋基因检测”主要基于NGS高通量测序,对儿童的专注能力、音乐天赋、创造能力等九项能力进行检测,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先天遗传优势和天赋潜能。谷斯妈妈根据检测报告,为学员推荐早教课程。
“家长都想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李硕常与家长讨论先天天赋与后天教育哪个更为重要。他认为,0-6岁的早教是孩子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谷斯妈妈推出基因检测服务,希望减少家长和孩子试错的成本。”据悉,该检测对外定价3699元,内部会员能够享有折扣。
温岚去年给五岁女儿报了谷斯妈妈的课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花了上万元做基因检测,遂萌生了类似的想法。“我觉得每个家长共同的点是不仅想了解自身,也想了解自己的孩子。”
采集唾液、送检,等待不久她便收到了谷斯妈妈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她的女儿在运动、绘画和数理方面天赋高于平均水平。想到女儿平日里不爱做汉语拼音,却对数字类运算更感兴趣,温岚认为检测结果大致符合预期。
为此,温岚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女儿所报的课外班:从乐高和赛马,变成了数学思维课。
李硕告诉芥末堆,谷斯妈妈内部参与基因检测的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课程培养比例。比如原先六大门类的课程各占15%-20%,检测报告说孩子有音乐天赋,家长就把音乐类课程比例提升至30%甚至40%。
另一位家长邱红接触到基因检测与她的专业心理教育有关。平日里,邱红会举办一些心理教育沙龙和讲座。做多了心理和性格测试,她更想从“先天性”的角度多了解自己。
学生时代,邱红成绩一直很好,但每次参加竞赛她常感到肠胃不适。各色DNA提供给她的检测报告显示,她的肠应激反应属于前5%的人群,极易受外界压力刺激。自认为心理素质差的邱红,拿到基因报告后“感到很释然。”
有了亲身经历,邱红也想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做检测。但在各色DNA工作的好友却告诉她,不建议给小朋友做。
“大致意思是说,担心家长过度解读基因检测报告的信息,把孩子一定要往某方面培养,可能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另外,现在基于成年人的数据采集相对更为完善精准,但儿童的数据就少一点。”邱红因此打消了检测的想法。
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靠谱吗?
在售卖检测包过程中,郭婷婷遇到过许多想给孩子做检测的家长。但各色不给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服务。每每遇到此类情况,团队会直接打电话给家长:“不好意思,商品说明里写了不适合给小孩测试,我们给你退款。”
郭婷婷将各色基因检测定位为一款养成系产品,不希望用户在一开始就抱很高的期待。相较于微基因、二十三魔方等以病理健康类检测为主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各色侧重通过基因信息解释成人的一部分性格、心理成因。
不卖给儿童,第一个原因是有关基因检测的研究处于比较初步的状态:虽然能从中看到一些先天的倾向,但很难以此为根据做预测。
此外,在认知能力上,基因的作用会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大。在儿童成长早期,家庭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远大于基因。到青春期后,家庭环境的对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零,而基因的作用才逐渐凸显。郭婷婷说:“儿童本身处于极具不确定性的状态,再拿一个不确定性的产品给他用,这是极具伦理风险的。”
郭婷婷明确反对市面上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产品。举例来说,某个基因对音调感知能力有贡献,有这个基因的人音准好些,没有的人差一点,但不能仅凭此就推断儿童是否有音乐天赋。
“从基因到特征其实非常复杂。”郭婷婷说。针对同一个基因,儿童与成人的检测结果甚至是不同的,有些特征要等到完全发育成熟之后才能表达出来。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凌懿告诉芥末堆:“基因检测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检测出的序点代表的是能唱歌还是能跳舞,我觉得还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不用基因定义孩子,而用基因理解孩子
“数学能力的遗传率大概是40%到60%,语言是50%到70%......几乎一切人类的特征都和遗传有关系。”郭婷婷今年9月在一席演讲中说。
基因检测在部分领域的应用虽待完善,但直接忽视基因的影响又大可不必。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这项新兴的技术,现阶段,更应该学会如何理性看待它。
给孩子做基因检测的温岚曾是名理科生,对她而言,报告可以看做是依托于大数据的概率数值参考。但她承认,检测报告也可以降低她自己的焦虑,“孩子确实有些东西不擅长,我心里担心这些数值。”
各色对儿童基因检测的态度很谨慎:不是用检测报告给人打标签,而是在基于了解个人现状的情况下,在基因里面找到一些可以深挖的东西,解释部分行为动因。
如果一个人测出是内向的人,他可能很享受内向的状态,也可能不满意现状想要改变。检测报告的作用就是提供相应的建议。“我们看重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郭婷婷说。
然而,这个过程不能轻易逆转。低龄儿童尚且缺乏做出成熟理性选择的能力,家长若贸然根据检测结果替他选择,本身就面临伦理上的问题。况且现有的低龄儿童基因检测产品,存在着不确定性风险。
“没有完美的小孩,我们大人也没有完美的。但从大方向上来说还是渴望更了解他一些。”虽然最终没给儿子做基因检测,邱红还是想弄明白两个儿子有哪些能力特质。
郭婷婷认为,未来在研究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基因检测会在个性化生活方式指导上起到很大作用。“我们也希望做面向儿童的基因检测,这一块的产品实在太糟糕了。不过肯定不是现在这种产品形态。”她说。
在基因检测行业,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是发展最大的阻碍,同时缺少第三方机构评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一个模棱两可、真假难辨的检测结果,对家长实际参考意义不大。
乐观地看,未来硬性的问题会逐步解决,基因检测与教育行业也可能有更多结合点。但在现阶段,儿童基因检测的噱头,或许比卖点更大些。
时间:2018-12-12 13:10 来源: 转发量:次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