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人工智能 正文

明年全国将建成50家人工智能学院

 

十八中同学操作的超声波避障小车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摄影/丁柏明

昨天上午,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开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做主旨报告。陈宝生提到,我国将在2020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同时, 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陈宝生还透露,中国正在组织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谋划未来发展之路。

陈宝生在现场还盘点了中国教育“探索的路”。他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6%,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孩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推动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

将智能教育理念

融入大中小学

陈宝生透露,中国正努力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我们尝试着在大中小学各学段、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类型融入智能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

他表示,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进普及教育;在职业院校,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高校,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同时,大力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源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或展馆,鼓励人工智能科普创作,支持社会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

采集和挖掘大数据

为智能教学提供支撑

智能教育将会发展成什么形态?需要具备什么技术条件?应当如何组织运作?对于这些问题,陈宝生表示,实践应用是最好的回答。

陈宝生提到,中国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一批智能教室,提升智能环境下教师教学诊断和精准教研的能力。同时,在宁夏建立“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并将在2020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优先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引领智能时代教育变革。

在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高水平教师队伍支撑方面,陈宝生提到,将通过采集和挖掘教师教学、科研、管理等全过程大数据,为教师的智能教学提供支撑。此外,尝试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组织开展智能教育领导力研修和教学能力研修,努力帮助教师在观念、态度、素养、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迎接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

陈宝生透露,中国正努力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有力的科研创新支持,积极搭建研究平台,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

研制发展方案

谋划智能教育未来之路

陈宝生提到,在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如人机关系的伦理困境、个人隐私的滥用危机和新技术应用的数字鸿沟等。要秉持积极审慎的态度,踏踏实实走好未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

对于如何走好“未来的路”,陈宝生表示,未来智能教育发展要走普及之路、融合之路、变革之路和创新之路。面对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在组织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谋划未来发展之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真诚希望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并肩、攻坚克难,努力为全球智能教育创造更多资源、拓展更大空间。”

现场

“避障小车”牵出人工智能大课程

昨天上午,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展览正式开展。在此次展览中唯一的基础教育领域代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的展位上,两名同学操作的超声波避障小车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部小车在同学们的操作下成功避开障碍物,“我们是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的感应控制,模拟无人驾驶汽车对于感知避障的工作原理而做成的。”一位初二年级的同学介绍。

除了避障小车,十几个通过编程制作而成的模型也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设计相应的人工智能课程,让学生动手编程,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可直观感受的作品。”指导老师张老师介绍,目前十八中部分小学、初中学生都已经通过校本课程及社团接触到人工智能知识。在高中阶段,学生更是100%接触到了人工智能课程。据悉,十八中已经自主编发3本人工智能校本教材。

十八中校长管杰表示,学校的人工智能不仅局限于教学,还应用于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多个方面。管杰介绍,学校已经建立了多个数据库,其中一个数据库主要用于学生作业的诊断,这份数据库中,学生需要评价教师留作业的难度、作业量、批改情况和个人获得感,以客观数据呈现的方式体现作业效率。

在昨天的展览上,可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实现差异化的教育供给“WISROOM学而思智慧课堂”,以及“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联合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光感应黑板”,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北京举措

北京40所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昨日开幕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获悉,目前,北京地区有40所高校培养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大学生,在校生41169人,相关教师8501人。其中,18所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29所高校培养硕士研究生,24所高校培养本科生,5所高职院校培养高职生。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石油天然气等一级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感知与机器学习、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智能控制、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过程智能控制、智能检测技术、物联网等。

学位类型方面包括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设有相关的专业学位。

在专业方向上,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名称中含“人工智能”的有10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科院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

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名称中含“人工智能”的有6所高校,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科院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理论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在本科生培养上,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器人工程等。其中,专业名称为“人工智能”的高校有两所,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武文娟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