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机器视觉 正文

风口下的“人脸识别”,存在哪些“风险”?

走进无锡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乘客只需摘下口罩,对准人脸识别设备,不到1秒钟显示屏便弹出“验证成功,请通行”……近日,无锡成为江苏省首个试点“自助边门”系统项目的地铁城市。
  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城市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思考便利性与安全性两者如何兼得,未来人工智能治理是否将成为企业与管理部门的“必修课”?
  无处不在的“刷脸”含隐忧
  “以前出门都要想一下‘伸手要钱’(谐音: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这几项,看看有没有少带什么,现在基本上‘刷脸’就可以。”家住南京市江北新区的郑瑞说,几乎每天都会遇“刷脸”的场景,比如超市购物、进出公司、乘坐高铁和动车都是刷脸。
  在南京鼓楼区公共厕所,刷脸3秒就能免费拿一份手纸,如果想再拿一份,需多等十分钟,以防滥用公共资源;苏南硕放机场启用“新一代智慧出行”,只要“刷脸”和一张身份证,就能实现旅客的安检、登记等;扬州幼儿园的家长们用上“刷卡”智能道闸系统,抓取的面部图像即时传输,家长和老师都第一时间知道是谁接送的孩子;在连云港的智慧菜场,居民刷脸买菜,食品的源头添加了追溯渠道,整个市场的管理通过电脑就能解决。
  进入“刷脸时代”,肉眼可见的快捷、方便和精准外,同时解决了以往不少社会治理的难题。然而市民却心有担忧——谁掌握着自己人脸识别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否会用在其他途径,如何保障个人权利?
  6月中旬,“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在杭州富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择期宣判。因为被“强制”要求采用“刷脸”的方式入园,浙江某大学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在郭兵看来,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者滥用,极易危害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类似的担忧也发生在常州,今年4月份,常州新北区三井街道小区居民收到《告全体业主书》,要求业主换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取消门禁卡。因必须按要求向名为“亲邻科技”公司开发的小程序上传人脸识别照片,还要填写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多名居民担忧信息是否会被泄露、被精准营销等。
  去年,南京某高校试水“人脸识别系统”同样引起争议。教室有了这一系统后,学生是否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是否交头接耳甚至找人代替上课,都被记录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该校学生则认为这一行为侵犯到了个人隐私。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人脸识别相关的投诉不少。其中一位消费者反映在享车APP使用人脸识别注册和绑带银行卡,最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信息竟被用作贷款。不仅如此,极端情况下,在某些APP上人脸识别注册后,还有用户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
  除了APP以及公共场景要求人脸识别外,个人主动将信息放在视频平台上,也存在一定风险。一度风靡的换脸APP“ZAO”曾引来网友热议,用户将个人视频信息上传后,“换脸”成为影视片段中的角色。在娱乐之际,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诈骗空间,最终被叫停。
  对此,多地警方表示警惕AI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提取语音文件、使用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假脸,对被盗账号用户亲朋好友实施诈骗,所以在转账时要多重验证,平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系统的“生意经”
  2015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对着手机摄像头微微一笑,买下一枚1948年的汉诺威纪念邮票。这次面向世界的人脸支付场景展示,宣告着人脸识别技术开始走向商业场景。
  风口之上,无数的企业前仆后继涌入人脸识别的市场。尽管可能对用户隐私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这个行业发展十分迅猛。
  2013年新广告法还没实行,旷视科技为Face++写下文案:“最好的人脸识别云计算平台”。2014年是“格灵深瞳”的天下,纸媒、门户、科技媒体争相邀其登上头版。据说其市值曾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妥协在了3000亿美元这个‘中间数’上”。2015年,云从科技悄悄创立,将目标定为“只做人脸,深耕金融和安防”。这一年商汤开始经历从学术到商业的激烈转型,还与几家“小巨头”深度绑定,成立了合资公司。
  2016年,旷视拿到建银国际和富士康集团的1亿美金融资。一向低调的依图同年将业务从车辆、安防,向医疗、城市数据拓展。2017年,云从的初心仍未改变,业务已渗透到四大国有银行;依图拿到3.8亿C轮融资,商汤则破天荒融到4.1亿美元,距上市更进一步。
  2020年,云从科技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总规模达18亿元人民币。目前云从科技冲刺的标的为A股科创板,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上市……
  目前,人脸识别作为基于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门禁,地铁、机场等各出入口;小区安防、超市营销等各种场景。业内称,2018年时,在AI技术应用中,人脸识别还只处于第三梯队,疫情的发生,唤醒了互联网企业争相开发这个市场,今年,人脸识别有望进入人工智能运用的第一梯队。
  疫情之初,非接触式人脸识别及测温产品需求迫切,许多厂商也纷纷推出了结合自身技术的新产品,获得市场关注。据不完全梳理,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新区黄芝山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新华联南区等地多个社区,在疫情发生后都部署了人脸识别门禁。
  2月10日,杭州市萧山区推出了一款名为“疫战”的手机APP。它拥有人脸识别、健康码识别、实时上报信息等功能,只需对着被核查人员的脸部扫一扫,就能显示该人员的相关信息,确定其健康码是“红码”还是“绿码”、是否能够通行。
  此外,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日本的计数器厂商——GLORY公司研发了一套“可识别佩戴口罩人脸”的系统。这一人脸识别系统,即使识别对象佩戴口罩或墨镜,也能根据眼睛、额头及鼻梁等部位的特征进行识别。
  据亿欧智库《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为52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2%,前景相当看好。
  新技术治理需多方努力
  企业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脚步,没有停歇,但用户逐渐对其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担忧。“人脸识别技术”众多的争议背后是对新技术应用的规范。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治理论坛”上,技术规范与隐私保护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旷视AI治理研究院院长徐云程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一项技术应该放在某个场景中讨论,脱离场景讨论技术的善恶是不恰当的。例如,人脸识别技术,用在寻找走失儿童和老人等场景里,技术的优越性就能很好地体现。
  “隐私信息特别是人脸信息等生物识别信息是体现人类生存价值、保障人格完整性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应当对人脸识别情境下的隐私让渡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山东科技大学王玥等三位学者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隐私让渡代价与规范措施》一文中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迫使个体陷入“隐私裸奔”、算法歧视等问题。
  对于新技术的治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直言:很多平台规则对于平台用户的进入、退出、评价掌握着“生杀大权”,企业根据所掌握的用户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施策”,我们现有治理体系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不同于原来传统模式,值得探讨。
  武汉大学法学院张里安、韩旭至两位学者认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偏好及社交内容等都可以被数据化和被收集,这些信息的整合,便能形成一个人的数字身份或数字人格(digitalidentity)。
  如何保护每个人的数字人格?多位学者表示多元共治是未来发展之路。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技术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公司的技术伦理准则,在产品研发阶段考虑其是否符合相应的准则。在采取用户生物信息时应主动告知,取得用户的同意,并告知该信息使用的范围。此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中的算法歧视问题,加入人工审核。
  对于政府而言,需提升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治理能力。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特别设立人格权编,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生物识别信息、行踪信息、健康信息等,回应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
  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将于2020年10月1日实施。《规范》明确规定在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此外,原则上不应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对于个人来说,需要时刻注意信息的保护,特别在注册任何APP之前,学会查看用户协议是必备技能,而不是简单勾一个“同意”,为自己埋下隐私泄露的“炸弹”。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