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机器视觉 正文

对话云从科技:人脸识别技术乃是王道,新旧

[摘要] 前言:巨头的觉醒来自对未来人工智能变革的敏感性,而人工智能创业者们的突现则源于对技术的热爱与追求,并不断蚕食着整个AI生态圈。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背后功臣却是AI生态圈的新鲜血液。那么,这个曾被李开复赞誉“养活四家独角兽”的人脸识别技术,到底有何魔力呢?本次我们有幸邀请中国人脸识别领域的“四大独角兽”之一——云从科技的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孙庆凯,一起聊一聊他们的“人脸识别”之路。

  前言:巨头的觉醒来自对未来人工智能变革的敏感性,而人工智能创业者们的突现则源于对技术的热爱与追求,并不断蚕食着整个AI生态圈。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背后功臣却是AI生态圈的新鲜血液。那么,这个曾被李开复赞誉“养活四家独角兽”的人脸识别技术,到底有何魔力呢?本次我们有幸邀请中国人脸识别领域的“四大独角兽”之一——云从科技的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孙庆凯,一起聊一聊他们的“人脸识别”之路。

  Qa&s总经理、总编辑关玉娟

  A:云从科技合伙人、高级副总裁 孙庆凯

480X300_26.jpg

  Q:人人都在谈人工智能,那您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A: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人工智能的概念谈起。人工智能的概念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首次提出,但直到AlphaGo事件之后才逐渐火起来。不是说这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无人问津,而是因为在AlphaGo事件之后,人们才开始逐渐了解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在人工智能的大概念中,人是最核心的一点,人工智能技术的所有出发点都是模拟人的大脑,模拟人的神经网络,然后再通过深度学习进行算法训练。人工智能有三条腿: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三条腿的成长都离不开各自技术的发展和积累。

  从2015年成立至今,云从所有的AI业务都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围绕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一系列的衍生应用。今年2月,云从攻克了“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该技术不需要用户任何动作配合即可完成活体验证,且不受环境光线强弱的影响,突破了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的壁垒,今年4月,云从的“跨镜追踪”技术刷新三项世界纪录,即使没有抓取到人脸,也能追踪目标人员。云从除了在重庆,上海,成都等地有大量研发人员外,不久前也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北京成立了人工智能科学园,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云从科技在清华北大等人才高校招揽人才,提升技术的研究效率。在云从的人员结构中,70% 的员工是研发人员,未来云从将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一直以来,国家始终倡导科技强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主席也曾谈到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可以这样说,在这个技术不断迭代的时代里,云从能成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四家独角兽之一,靠的也是核心技术。只有技术领先,企业才能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屹立不倒。

  Q:就算法而言,能否谈谈人脸识别领域四家独角兽公司的差异化问题?

  A:差异化问题是一定存在的,因为不同公司研发的算法有所不同,所应用的场景也各有不同。尽管不同的公司就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多次PK,但不同的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识别率各不相同。以云从为例,云从算法大致有上百种模块,但这些模块在不同的应用场景的不同组合识别准确率并完全不相同,包括角度、光线、遮挡,每个组合都各有优缺点。

  另外,算法的差异化具有时效性。深度学习本质上是概率的提升,头部企业算法再厉害也只能达到99.9%,并不能达到或超过100%。而相对而言目前算法稍弱的初创AI公司通过对算法的不断训练和优化,迟早也能达到一定的准确率,这时候技术红利期就结束了。

  换个角度来谈, 99.7%与99.6%的识别率在大场景应用中的效果差别不大,没有达到必须选择哪一家的程度。

  最后一点,云从是四家中唯一的内资企业,在支持国家战略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云从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同时还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高准确度人脸识别产业化应用平台建设任务。

  Q:那针对您提及的算法无差异问题,云从将怎样应对人工智能战场下一轮的竞争呢?

  A:虽然所有的企业都在抢人工智能这款蛋糕,但人工智能市场太大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全占据。就拿安防行业和金融行业来讲,AI+金融与AI+安防具有很大的区别。金融行业比较垂直化,基本算法相差不大,但一旦在不同场景中加入AI,算法和解决方案就有更多变化了。就整个行业架构来谈,安防行业并不垂直,智慧城市的愿景必须在企业、政府部门的协作下才能达成,目前其整个架构还较为分散。云从想在不同的场景中将人脸识别或是其它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它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数据技术串联起来,但核心算法技术仍是云从的核心业务重中之重。

  云从科技虽然是技术起家的公司,但它的角色不只是技术提供商,更像是企业与技术之间的桥梁。桥梁这个角色的作用包括: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的整合、智力支持、活用企业数据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等。简单概括,就是通过垂直扎根到行业中去,让技术融合行业并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

  当前看来,人脸识别只是大数据的一个入口,而云从立志成为人与行业的接口。同亚马逊大脑、阿里ET大脑系统类似,云从将构建云从大脑,基于人脸数据及其它数据对目标人群的需求和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将产品智能化,实现更多场景的智能应用。

  云从目前主要涉足了金融、安防和交通三个行业,但云从的目标远不至于此。云从的愿景是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数据和平台等资源,整合行业生态,成为行业和人之间交互的接口。

  Q :能否谈谈云从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另外还落地到其它领域应用吗?

  A:2016年10月,云从正式进军安防领域。抛去海康大华传统厂商不谈,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云从一定是新进初创AI创企企业中场景落地应用最快的企业。云从的人脸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领域主要运用在公安、机场、火车站、社区等场景,目前已成功落地近30个省市级行政区,拥有数据库检索、动态布控和人脸追踪等运用实例,而后续云从还将有大动作发生,不久后就能见分晓。云从是一家落地应用实战型的企业,早期我们就在新疆参与反恐项目,将人脸识别技术渗透与当地民情和公安需求结合起来,对新疆人身份目标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身份证双从认证,在新疆进行主要关卡及出入境动态布控,提升防控级别。项目一线的执行人员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作业的,云从有着落地实干的基因。

  而除了安防领域,云从人脸识别技术也在金融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虽然云从人脸识别技术落地银行行业的时间较晚,但云从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银行业第一大AI供应商,

  我们进入了很多银行,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要成为一家金融企业,而是说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整合生态为银行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服务,包括风控、支付等。云从正在与各大行合作提供支付服务,比如联合工行推出了刷脸支付业务。我们发现,通过这种资源整合可以进入更多的行业。

  云从不只是一家为银行提供服务的企业,更是一家以人为核心的企业。我们之所以坚定不移地做人脸识别这样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正是因为人脸和人密切相关。所有数据和外在特征都可以通过人脸这样一个很小的信息串联起来。

  我们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安防行业。安防领域充满很多挑战,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技术的先进性,那么安防是一个很好的场景。在安防行业得到认可,意味着你的技术是安全的。

  人脸数据和每个人密切相关,有很多安全方面的考量。在安防行业也是如此,信息的获取、加密和解密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另外,安防的视频应用非常广泛,不光是抓逃追捕坏人,还包括社区和其他场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数据串联起来。

  交通也是云从比较有优势的行业。

  我们用一个例子把前面提到的三个行业串联起来:假设一个中行的客户住在深圳万科的某个社区,他经常从深圳坐飞机去北京,那么我们就可以勾勒出他的用户画像。

  这正是云从坚定地选择在这几个行业深耕的原因,未来我们还会不断围绕人做拓展,这是我们更大的愿景。

  当然,除了安防和金融领域,云从人工智能技术还落地在社区和新零售领域,因为它们和安防、金融结合较为紧密,可以更好地利用云从的现有资源。。

  Q :虽然云从还是一家软件公司,但云从有相关的硬件产品计划么?

  A :没错,云从当前还是一家软件公司,但未来云从一定会做硬件产品。放到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来看,算法的优势只剩下两三年,两三年之后,只有深入行业才能取得生存空间。目前,云从一些相关硬件产品也初步实现了落地,如“炬眼”智能摄像机、“御眼”人脸卫士、人脸门控机等。需要提及的是,云从当前及未来的硬件产品都将扎根人脸识别行业进行相关衍生,形成核心生态,再通过落地到不同行业将这个产品的整个服务体系建立起来。

  Q:云从如何看待新进AI公司与传统安防企业形成的竞争态势和格局?

  A:云从最先涉足的是银行业。最初我们(向银行)提供人的核验,过程中发现,随着智慧银行建设逐步深入,有更多的智慧工具需要改造并接入银行的平台。这些工具会产生和收集很多数据,基于数据我们又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人物画像、精准营销、提高效率等。由此可以看到云从的目标。云从的定位不止于一家金融或安防企业。过去经常有投资人或者专家问,云从是做人脸识别的,是一家安防企业,和海康这些传统安防企业有什么区别。这里必须说明,云从并不是一个行业属性的企业,而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安防或银行只是我们技术的一个落地场景。不过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所有行业都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如同当年的诺基亚和苹果一样。无论传统企业做了多久,它都将顺应新技术的潮流,加入新技术的研发大军。而在新技术这条赛道上,无论是传统安防企业还是新进安防企业,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一定时间内,只有占领技术先导地位,把生态建立起来的企业才能迅速占领赛道,成为行业的新巨头。

  或许传统安防企业有深厚的客情关系做护城河,但人工智能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项新技术,再深的护城河也需要时间来理解、接纳新技术。护城河再深,也得凭实力说话,也就是说,在安防智能化逐渐崛起的现在,所有的企业都有胜算

  Q:云从将如何布局自己的生态建设?

  A:云从将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生态建设:首先是硬件方面。云从将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广招贤才,对当前技术进行提升。云从也将与不少实力不俗的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进硬件产品的孵化落地;其次,为避免过度烧钱导致破产的后果,云从要让投资人了解自己的布局与前景,深挖信心十足的领域,不挑战无信心的陌生领域。

  云从想做一件更大的事情,这件事情仅靠云从一家做不到。我刚才谈到,人工智能是一座桥梁,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任何一家公司都只能做其中一个点。云从的想法是进入每个行业,为它们提供一个大脑,再通过这个大脑延伸去控制它的接入(即产品端)。控制这么多的产品,需要很多伙伴提供技术、硬件、软件、服务方面的支持,形成一个生态。结合这种生态,我们才能真正做一些有意义或者改变行业的事情。

  云从未来的定位不只是一家行业化的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尤其专注于人机交互。也就是说,未来云从会借助现有资源拓展更多的行业,服务更多的人,接入更多数据。然后通过云平台把这些行业、人和数据连接起来。也就是说云从会成为行业和人之间交互的接口,实现更大的愿景。

  Q:在整个业务的推广过程中,云从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和其他创企一样,人才问题是云从当前最大的瓶颈。技术、产品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输出,但当前行业人才极度匮乏。可以这样说,在整个安防生态圈中,所有涉及到业务层面的人才都是从一些传统大安防企业平移过来,而所有垂直到行业应用研发的人才也是从传统行业场景中平移过来的,专注前沿科技的人才太少。

  此外,云从在宣传上可能相对滞后。脚踏实地、专注做事是云从的企业思想,这种思想虽然让云从的硬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也让云从的知名度与其他公司有了一定的差距。宣传较少,这导致了客户乃至用户无从了解云从的技术和故事,市场影响力也不出众。云从逐渐意识到,脚踏实地做事的确重要,但适度向大众表达公司的定位及实力,这些也是必要的。

  Q:借助此次访谈,您想对产业传达什么?

  A: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涌入人工智能这个大战场,让整个AI生态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

  但中兴事件之后,国家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在整个人工智能的大体系中,人脸识别技术是美国无法掐住中国脖子的一项技术,因为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比美国更领先。尽管如此,任何一项人工智能分支技术的发展,都应把数据安全放在首位,谨防第二个“Facebook 数据泄漏事件”发生。

  编后语:

  人脸识别技术已是人工智能最火热的应用之一,但与语音交互不同的是,计算机视觉公司几乎都是向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非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相关产品。2 B端人脸识别技术供应商的厮杀,远比看上去血腥。金融和安防领域的大客户多属于体制内机构,企业想要拿下大单,基本靠熬。但正是反复的PK,才让人脸识别技术在两年间迅速成熟起来。

  巨头在起跑线摆出了火拼的架势,人工智能创业者们也高昂着头沉着应战。战争前的硝烟味正极速扩散,在足够大足够纵深的市场炸开人工智能应用的大市场!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