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机器视觉 正文

人民日报:人脸识别进课堂 纪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每所学校都想更懂学生,但有些用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方案未必能获得一致认可。开学季,一些学校的“智能化”,引发了不少关注。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技术该如何加持教育,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拥抱潮流,为教育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无可厚非。宿舍刷脸门禁、图书馆刷脸借阅,将金融领域成熟的技术迁移到校园内,的确可以提升效率、便利生活。有高校利用学生刷卡吃饭的大数据“精准扶助”: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平均每顿饭花费低于7元的学生,无需申请和证明,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补贴。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扶助的必要性,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的确能让人感受到科技的人文温度。

在教育领域,技术怎么用,最终还是在人们如何理解教育、理解技术。比如,在教室内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刷脸签到甚至分析情绪、听讲情况等,就并未赢得一致的较好。应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评估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对于那些学生“开小差”较多的课堂,学校和教师可能得想想问题出在哪里。但如果仅仅把这当做一种规范手段、当做一种纪律约束,恐怕就不一定能达到既定的目的了。

课堂需要有纪律,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更要看到的是,纪律只是达到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很多人都有小时候上课要“背着手”的记忆,之所以要背着手,也是为了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们,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课程本身。换个角度看,即便是背着手了,如果仍然是“神游天外”,教育的目的同样没有达到,背着手也失去了意义。

以人脸识别进行监督,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能让人“身在课堂”,却难以让人“心在课堂”;能管住不玩小动作,却管不住精神不开小差。这么看来,改进技术未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唯一答案。想让同学们更加专注,课堂纪律与轻松氛围缺一不可、有价值的内容和有趣味的讲解相辅相成。

这听上去像是给“开小差”打掩护,但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便有人从科学的角度,论证如何才能让个人保持最大的活力与积极的态度。1924年,心理学家梅奥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受托开启一场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在一个监控严格、奖惩分明的工厂里,很多人效率低下、愤愤不平;而在允许工人们结成小组、就生产自由建言的环境中,工作反而更有效率。这给人启示,人不是机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即便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理性个体,但利益所影响的毕竟只是外部行为;只有让每个人都更有存在感,创造轻松、满意的环境,才能激发更多活力和创造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像是我们所说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正如有学者所说,教育不是工业化的标准生产,而是农业化的栽培启蒙。用技术协助科学管理固然可能有一时的效果,但因材施教、以心换心,才能更懂学生,也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毕竟,无论科学如何昌明,精准但冰冷的气象分析,永远敌不过大雨倾盆时有人为你撑开一把温暖的伞。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一则旧闻:今年5月,有学校开展宿管阿姨“人脸识别”大赛。90%的阿姨都能够在几秒内从30名随机选出的学生里,准确地认出住在本楼栋的孩子。“他每次路过都会跟我问好”,“他经常到楼下来借钥匙”……有流行歌曲唱道,“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要更懂学生、更懂教育,点滴在心头的全情投入,恐怕是比技术更好的美妙言语。

这正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技术确可加持,深情实乃必须。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8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